水是人体细胞和体液重要组成成分,体重的60%-70%都是水,除此之外,水还具备参与新陈代谢、调节体温等生理功能。
人每天都需要摄入充足的水分,这不仅有助于食物的摄入,还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2023年1月2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 EBioMedicine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Middle-age high normal serum sodium as a risk factor for accelerated biological aging,chronic diseases,and premature mortalit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显示,保持充足水分的成年人更健康,患心脏病和肺病等慢性病的几率更低,而且寿命更长。
该研究对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ARIC)的数据进行队列分析,共纳入11255名受试者,年龄在45-66岁,并进行25年随访,探究了饮水是否充足与各种健康指标之间的联系。
这项研究为了验证水合作用对衰老过程具有全身性影响的假设,评估了中年血清钠与过早死亡风险、生物衰老率和慢性疾病负担的关系。
首先,研究者探究了受试者血清钠含量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联,应用CART算法,发现血清钠含量为137-142mmol/l时死亡率最低。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提示,与137-142 mmol/l组相比,血清纳144.5-146 mmol/l组过早死亡风险增加21%。
在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研究中,血清钠与全因死亡率的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的中年入组(45-66岁,n = 15752)和25年随访数据进行了队列分析。通过使用血清钠作为水合习惯的代表。为了估计衰老的相对速度,研究人员从年龄依赖的生物标记物中计算了生物年龄,并评估了慢性疾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
血清钠与发生年龄相关慢性疾病的风险
血清钠与死亡率和慢性疾病发生率的关联为研究者的猜想提供了初步支持,即饮水量不足可能与加速衰老有关。
基于年龄相关性生物标志物计算生物年龄
与假设一致的是,生物学年龄大于实际年龄的人群,整体健康情况更差。具体体现在,与对照组相比,过早死亡风险高出59%,患慢性病的风险高出44%!
较高的生物年龄与过早死亡和/或患上与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研究分析显示,中年血钠>142 mmol/l与慢性疾病发病风险增加39%相关,>144 mmol/l与过早死亡风险增加21%相关。血清>钠含量为142 mmol/l的人比实际年龄衰老的几率高50% 。
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的ARIC研究受试者生物学年龄大于实际年龄的几率增加
总的来说,该研究表明中年血清钠超过142 mmol/l的人生理上变老、患慢性疾病和早逝的风险增加。需要进行干预研究来证实水合作用和衰老之间的联系。
既然喝水那么重要,每天应该喝多少水呢?数据显示,全世界超过一半的人不符合每日总饮水量的建议。美国国家医学院建议女性每天摄入约1.5-2.2 升水,男性为2-3升水,这包括饮水和富含水分的食物。
2022年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等近100个国际团队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
研究指出,水周转率的个体差异较大,不同个体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水周转率存在很大差异,从每天1升到6升不等,不同年龄段、性别、国家的人的需水量也是不同的,要因人而异哦。
特别提示,除以上所提到的喝水的益处外,在新冠肆虐的大环境下,饮水充足还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补充水分、维持体温正常、促进炎症消散等等。因此,更要注意饮水充足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