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15, 2023

周立波不幸染病在京逝世,留下遗嘱将一生资产捐给国家!妻子哭成泪人

 来源:贝菈小姐(ID:beila365)

说起周立波,很多人会想到名嘴主持人周立波。

然而,今天这篇文章所要介绍的,是我国著名乡土作家周立波。

他以一支笔杆子,在国家危难时刻唤醒国人

一生为国为民,直到染病死亡那刻,仍不忘将一生积蓄捐赠给国家。

他的一生,值得我们所有人读一读。

1908年,周立波出生于湖南益阳县的一个小村庄

母亲务农,父亲在一私塾任教。

虽然家境拮据,但是在教育上,父亲十分重视。

经过父亲引导启蒙,周立波在6岁时,就表现出了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8岁时,正式进入私塾就学。

16岁顺利考入长沙省立第一中学。

后来,为了逃避“迫害”,周立波前往上海。

这年,他20岁。为了在此立足,他考取了江湾劳动大学。

然而,在校学习期间,因多次参加革命活动,引起了校方不满和恼怒。

学校以“品行不良”为由,将他开除。

被开除后的周立波并不气馁,此时的他已认识了不少同道中人。

现代文学翻译家周扬就是其中之一。

1930年9月,两人合作翻译了苏联小说《狗胡同》,以及一篇苏联卢卡契论小说的论文。

这些作品对现代文明的危机进行了深刻揭露与批判,赋予了文学救赎个人和国家的重任。

也是从这时起,周立波试图以一支笔杆子唤醒国人,共同救国。

1932年,很多地方都爆发工人罢工。

周立波写了不少罢工宣言,并张贴,结果被抓进监狱。

1934年7月,坐了2年牢的周立波出狱,被遣送回益阳。

在老家休养2个月后,他偷偷潜回了上海,并成为了一名党员,担任编辑左联秘密会刊的工作。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升级。

周立波接到任务,撤离上海,转赴华北抗日前线做战地记者。

他当时给周扬的信中写道:

“我要抛弃纸笔,去做一名游击队员。我毫无顾忌,毫无畏惧,我要无挂无碍地参加抗日战争。”

从中可见他献身于民族解放斗争的赤诚之心。

不过,他的这一宣言并未实现,因为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去完成。

这年10月,他了解了八路军战略战术、平型关大捷的辉煌战绩,及抗战时“敌我斗争”形势。

据此写成《彭德怀将军论抗战形势》一文,并在《新学识》杂志上发表。

12月,他受任弼时派遣,陪美国武官到晋察冀边区访问。

50多天里,他们多次冲破敌人封锁线,进入广阔战场。

也是这时,他亲眼见证了根据地军民同日寇浴血奋战的场景,搜集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938年11月,周立波被调任到周恩来手下工作。

随后,周恩来派遣周立波前往湖南。

周立波受命前往后,负责编辑《抗战日报》。

隔年年末,他又被调任到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

此时,周立波革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方针,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都进行了精辟、生动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红楼梦》《水浒传》《阿Q正传》,还有高尔基、法捷耶夫、歌德、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

每次他一开课,鲁迅艺术学院不同系的学员都会跑来听课,每每座无虚席。

他定下决心,真正去成为“工农兵的忠实代言人”。

为更好地深入工农兵群体,周立波决定暂时投笔从戎。

这一决定,获得不少人的支持。

他与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

为了把战地情况传播给群众,他利用休战间隙,一个人起草、写稿、编辑、刻印《解放》小报。

战争打到哪里,他就把声音传到哪里。

王恩茂后来回忆起他时,说:

“周立波是钢铁的文艺战士。”

他所做的一切,不仅鼓舞了战士的革命斗志,也传播了革命的火种。

抗日战争结束后,周立波被调令到省委宣传部工作。

此后,他在夫人林岚的协助下,创作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

他的一生,都围绕救国展开;他的文字,充满对祖国乡土的热爱。

在一场场恶作剧式的批斗会上,他都据理力争,把黑爪牙们驳得哑口无言。

不幸的是,十年浩劫中备受摧残,他早已积劳成疾。

1978年,他重病不起。

尽管当时北京医学专家齐聚,可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周立波的性命。

1979年9月25日凌晨,周立波的心脏停止跳动,告别了人间!

而令人泪眼婆娑的是,他在离世前立下遗嘱。

这份遗嘱中,他交代妻子林岚,要把自己全部资产一一清点,然后捐赠给国家。

林岚泣不成声,哭成泪人。

但她始终以丈夫为自豪。

他真正做到了为祖国奉献一生。

他以一支笔杆子,写尽那个时代国家面临的处境,告诉民众可以如何参与救国。

他奔赴战场,记录所见所闻,讴歌战士英雄事迹,传播革命的火种,让民众看得到希望。

当代诗人臧克家说:“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周立波躯体已离去多年,可他的灵魂至今仍留人间。

他的爱国精神、甘于奉献的情操,以及文学作品都深入人心。

他影响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人,还有今天的我们。

最后,我想说:

您虽无法亲眼见证这盛世,但如你所愿,如今山河远阔,国泰平安。

您的一生曲折而伟大,值得吾辈细读和品味,更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



此致,敬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