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猝死高发季。据统计,猝死在秋冬季节的发病率比春夏要高出20%左右,老年人甚至中青年人群都是猝死的高危群体。如何预防猝死的发生?猝死前预兆有哪些?专家来为您解答。
基础病人群警惕心源性猝死
平时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就是猝死。猝死常常是因为维持生命的最关键器官心、脑、肺出了问题。扬州东方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胡诗翠介绍, 心肌一旦梗死,供血功能就会停滞,胸痛剧烈,痛到呕吐,血压持续降低,造成休克;肺动脉一旦阻塞,便会呼吸困难、咯血、胸痛;脑血管一旦梗死或破裂,神经功能便被破坏,会头痛头晕、行走困难、视力模糊、说不出话。
临床上,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两大类,其中心源性猝死占近80%。心源性猝死中,冠心病最为高发。
胡诗翠介绍,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负责给全身供血,冠状动脉负责给心脏供血,所以冠状动脉是供应站的供应站。冠脉发生粥样硬化,即黄色粥样的脂质在动脉内膜聚积,导致冠脉狭窄或闭塞,心肌因此缺血缺氧。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持续严重的缺血就会令心肌坏死,这就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疼痛很有特点,叫作压榨性疼痛,像被一块大石头死死压住般紧巴巴的痛,放射到背部、上腹部、颈部都有可能,能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
胡诗翠举例,临床上,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猝死。有些老人有冠心病,可能因为出现病毒感冒,或者电解质紊乱、劳累等,诱发病情加重,也可能发生猝死。
遗憾的是,心源性猝死没有征兆。不过,有些表现被认为是心源性猝死的信号:体检时心脏有杂音;胸痛胸闷胸部不适,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常常提示有心脏问题;在活动劳累时,发现呼吸急促或有窒息感;有心悸症状,还可能伴随出汗、头晕、恶心等症状;有遗传性心脏病家族史或者猝死家族史。
中年人过度劳累易猝死
30至63岁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猝死为何更加喜欢降临在中青年头上?
胡诗翠表示,中青年比其他年龄层段的人,有更重的工作生活压力,他们的身体常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且他们不重视身体检查,经常加班熬夜。近年来,中青年患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的概率越来越高,他们常常在出现心脏患病征兆时未能及时发现,加之现代社会环境以及饮食习惯发生变化,在无形中增加了中青年潜在的疾病危险,中青年正是疾病形成的高危时期。
“过于劳累也是诱发猝死的一大因素。”胡诗翠说。人体在经历过度的体力劳动加班或者熬夜之后,心脏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机体就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心脏的负担会明显升高,其中血压的升高会导致心脏的负荷加重,心率的加快,会导致心脏的耗氧量明显增加,到了一定程度甚至会出现心绞痛,也会出现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所以,特别是有高血压、心肌衰竭、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注意自己的心脏健康,避免过度劳累。
学会正确评估心功能
对大部分人来说,心脏虽有不适,却还不至于到会梗死的程度。那么,哪些症状提示你正处于心脏受累的状态?
医生提醒,如果上楼容易喘,运动容易累,站立后会下肢水肿,一摁一个坑,则提示有心衰的可能。眼前突然发黑和胸痛也属于心脏受累的高危信号,出现这些症状都需要尽快就诊。
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该如何评估自己的心功能?医生支招,有一个简单经济的方法,叫作俯卧撑。有研究显示,俯卧撑能力越强,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越低,俯卧撑能力是评估心功能的晴雨表。
不过,要俯卧撑,也别强撑,运动切记循序渐进。突然的剧烈运动让交感神经兴奋,心肌耗氧量陡升,同样也是猝死一大诱因。
医生提醒:
预防猝死这些危险行为别做
不要在清晨猛起床。上午6至11点被称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时分最为脆弱,大部分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内。如刚醒就猛然起身,血管还没来得及反应,血压一下子没上来,就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表现,特别是对于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就很容易发生意外。
所以,医生建议,早上睁开眼睛后不要猛然起身,应先躺着活动一下手脚和头颈,过两三分钟再起床。
不要在便后猛起身。在蹲便时,人会下意识用力屏气,身体里的腹壁肌肉和膈肌收缩,腹腔压力增高。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排便后快速站起容易诱发短暂脑出血,从而头晕眼花甚至摔倒。而在这个过程中,心跳变快可能导致心肌氧耗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
医生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上完厕所后应缓慢站起,必要时可以放置一些用于抓扶的物体,增加安全性。
不要在雾霾天气长时间户外运动。冬天容易有雾霾,大量粉尘、细菌、病毒悬浮在空气里。户外运动时,呼吸量增加,如未佩戴口罩,可能会把有害物质吸入身体,增加感染风险。而冬天人类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长时间运动增加心肌氧耗,容易诱发心脏病。
医生建议,冬季运动或锻炼应在室内,并且根据自身体感适当运动。如果需要出门锻炼,注意佩戴口罩,不要在雾霾中停留太长时间。佩戴口罩时切勿做激烈运动,如长跑等。
不要骤然进入寒冷环境。空调或暖气房间温暖舒适,但忽然从温暖的室内出去就易发生因寒冷导致的心血管痉挛。对于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而言,尤其是对温度适应能力差的中老年人,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医生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天外出前应穿上暖和的外套,戴上帽子、围巾和口罩,避免冷风从呼吸道进入身体,对血管和肺造成伤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