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6, 2023

阳光灿烂的脸下可能隐藏着抑郁抑郁症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但是人们对它了解太少,也重视不足。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廖慧芳介绍,中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8%,12个月患病率为3.6%。照此计算,超过9500万中国人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令人揪心的是,相比于较高的患病率,抑郁症的识别率、接受治疗率不足10%。不但如此,人们对抑郁还存在许多认知误区: 1.抑郁症=不高兴 不高兴是我们经常有的一种情绪,随着事件的完结或转移,这种不良的情绪就消失了。抑郁症是更加严重的一种心境障碍,并且持续的时间超过两周。它与普通的不高兴、悲伤不一样,它会干扰人的生活、工作、饮食、睡眠和兴趣,甚至会吞噬人的生命。 2.抑郁症=精神病 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属于情感性精神疾病,而精神病医学上所指的是精神分裂症,这两者有着巨大区别。很多患者错把抑郁症当成精神分裂症,时刻担心会被发现,因此极力掩盖。 3.性格开朗、笑脸相迎的人不会得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并非都是整日以泪洗面,有部分患者为了掩盖内心的低落情绪,反而整天热情似火、活力四射、笑嘻嘻、乐呵呵。 4.性格柔软、心胸狭隘的人才会得抑郁症 面对各种俗事纷扰,任何人都可能患上抑郁症,很多性格坚毅的名人也深受此病的困扰。 5.抑郁症是心理问题,不用吃药 这可能是对抑郁症最大的误解。轻度抑郁症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如与人交流、倾诉、读书、运动等方式,让身心得到放松,逐渐好转,但中、重度的抑郁需要及时通过心理干预治疗,甚至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抗抑郁药物,才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 抑郁症的病因并不非常清楚,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共同参与了发病过程。如果出现以下六个表现,你可能已经陷入抑郁情绪,应当引起重视,及时干预治疗。 1.兴趣减退:抑郁症的患者很容易会出现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兴趣,体会不到快乐。 2.无望感:经常会觉得一切都非常糟糕,前途黯淡无光,感觉什么事情都没有希望。 3.无助感:患有抑郁症的人往往有深深的无助感,仿佛自己跌落到谷底,一切都不可挽回,任何帮助都无法改变现状。 4.自我评价低:过分贬低自己,感觉自己既无用又无力,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做不好。 5.活力丧失:患有抑郁症的人会从精神上丧失动力,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6.感觉生活毫无意义:患者并不是觉得某种生活方式没有意义,而是感觉人生都毫无意义,活着没有目标,严重者深陷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当我们周围有这样的抑郁症患者,请多理解、多倾听、多关心、不指责、不追问、不盲目建议。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携手走出心里的阴霾,让眼里重新看见世界的光和爱。

 抑郁症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但是人们对它了解太少,也重视不足。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廖慧芳介绍,中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8%,12个月患病率为3.6%。照此计算,超过9500万中国人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令人揪心的是,相比于较高的患病率,抑郁症的识别率、接受治疗率不足10%。不但如此,人们对抑郁还存在许多认知误区:

1.抑郁症=不高兴

不高兴是我们经常有的一种情绪,随着事件的完结或转移,这种不良的情绪就消失了。抑郁症是更加严重的一种心境障碍,并且持续的时间超过两周。它与普通的不高兴、悲伤不一样,它会干扰人的生活、工作、饮食、睡眠和兴趣,甚至会吞噬人的生命。

2.抑郁症=精神病

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属于情感性精神疾病,而精神病医学上所指的是精神分裂症,这两者有着巨大区别。很多患者错把抑郁症当成精神分裂症,时刻担心会被发现,因此极力掩盖。

3.性格开朗、笑脸相迎的人不会得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并非都是整日以泪洗面,有部分患者为了掩盖内心的低落情绪,反而整天热情似火、活力四射、笑嘻嘻、乐呵呵。

4.性格柔软、心胸狭隘的人才会得抑郁症

面对各种俗事纷扰,任何人都可能患上抑郁症,很多性格坚毅的名人也深受此病的困扰。

5.抑郁症是心理问题,不用吃药

这可能是对抑郁症最大的误解。轻度抑郁症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如与人交流、倾诉、读书、运动等方式,让身心得到放松,逐渐好转,但中、重度的抑郁需要及时通过心理干预治疗,甚至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抗抑郁药物,才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

抑郁症的病因并不非常清楚,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共同参与了发病过程。如果出现以下六个表现,你可能已经陷入抑郁情绪,应当引起重视,及时干预治疗。

1.兴趣减退:抑郁症的患者很容易会出现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兴趣,体会不到快乐。

2.无望感:经常会觉得一切都非常糟糕,前途黯淡无光,感觉什么事情都没有希望。

3.无助感:患有抑郁症的人往往有深深的无助感,仿佛自己跌落到谷底,一切都不可挽回,任何帮助都无法改变现状。

4.自我评价低:过分贬低自己,感觉自己既无用又无力,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做不好。

5.活力丧失:患有抑郁症的人会从精神上丧失动力,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6.感觉生活毫无意义:患者并不是觉得某种生活方式没有意义,而是感觉人生都毫无意义,活着没有目标,严重者深陷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当我们周围有这样的抑郁症患者,请多理解、多倾听、多关心、不指责、不追问、不盲目建议。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携手走出心里的阴霾,让眼里重新看见世界的光和爱。

你对脂肪的认知准确吗?专家指出六大误区

 合理膳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鼓励消费者减盐、减油、减糖。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日前组织的一项随机抽样调查发现,不少消费者对“减油”存在认知误区。专家提示,准确全面看待脂肪,有助于将合理膳食落到实处。


误区一:加工食品脂肪多,不健康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表示,加工食品并非都是高脂肪。食品中的脂肪含量主要取决于食品类别和加工方式,只要合理选择和搭配,加工食品也可以成为健康膳食的一部分。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食用油是我国居民摄入脂肪的重要来源之一,且摄入量远高于推荐值。


误区二:人造奶油必定有大量反式脂肪酸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近年来的技术革新,使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精炼植物油等产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得到有效控制,还产生了非氢化工艺的起酥油等替代产品,例如植脂末、代可可脂已经能做到“0反式脂肪酸”。实际上,中国人群摄入的反式脂肪酸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限值,也显著低于欧美国家人群的摄入量。


误区三:橄榄油就是最好的植物油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张坚表示,橄榄油的主要营养特征是油酸含量高,油酸虽然是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但并不是我国居民膳食中缺少的脂肪酸。无论大豆油、花生油还是菜籽油,也都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对健康都是有益的。


误区四:调和油不如动物油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国内许多人喜欢用荤油炒菜,荤油特殊的香味往往是素菜的“点睛之笔”。但动物油含有较多饱和脂肪酸,而中国人的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总体偏多,因此烹饪宜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植物调和油是植物油混合而成,相对动物油更适合烹饪,当然它和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普通植物油并没有本质区别,控制总量才是最关键的。


误区五:脱脂奶比全脂奶更健康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加启表示,尽管有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的膳食建议是饮用脱脂奶,但这个建议与膳食结构及乳制品摄入量有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普通成人每天摄入乳及乳制品300克至500克,实际摄入量约为推荐量的十分之一,也仅为欧美国家实际平均摄入量的十五分之一。对我国居民而言,首先需要增加乳及乳制品摄入量,而不是考虑是否脱脂。当然,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或患高胆固醇血症的人,需酌情选择脱脂奶。


误区六: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应该多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表示,坚果类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有益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普通成人平均每天吃10克坚果,约等于一把瓜子仁、一小把花生仁或两三个核桃仁。但需要注意,坚果的脂肪含量较高,尤其是瓜子、花生作为“追剧零食”很容易吃过量,建议大家吃坚果时把握好“一把”的标准。

Thursday, April 13, 2023

文旅部:非节假日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剧本杀

 4 月 13 日,文旅部在《剧本娱乐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明确:

剧本娱乐活动应当设置适龄提示,其使用的剧本应当标明适龄范围;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剧本娱乐活动;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剧本娱乐活动,不得允许未成年人参与;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参与剧本娱乐活动的,应当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陪同。对难以判明是否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来源 文旅部

银行经理的“良心劝告”:一定要在家里储备5000元或1万现金!

 

引言

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了没有纸币的生活,尤其是在移动支付不断深入发展的当下,只需要一部联通网络的手机,就可以满足我们在支付上的需求。

但一位在银行工作的经理还是更建议,一定要在家里准备5000元或1万的现金,以此来应对一些突发情况,真的是良心劝告大家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具体的解释吧。

一、为什么建议大家准备5000~1万元的现金

这段时间,有一名网友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孩子晚上突然发热,要在儿童医院办理住院。医院要求必须要缴纳1万元的押金,网友手机上的钱不够,手头上又没有现金,急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好在医院工作人员通情达理,在网友抵押了自己的身份证之后,就给孩子办理了住院手续。

第二天等银行开门了,这名网友才去银行现取了1万块钱来缴纳押金,好在没耽误孩子的病情,一切都是有惊无险的。

有了这段经历后,网友充分意识到了在家中常备一笔小额现金的重要性。虽然手机支付非常方便非常快捷,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现金还是更加实用的。但银行经理并不建议大家在家里放太多现金,毕竟还要考虑到一个安全方面的问题。

通常来说,准备5000~1万元的现金就足够应对绝大多数突发情况了。即使我们没有办法使用手机支付,也没有办法从银行取钱出来,这比以前也够我们撑个十天半个月。十天半个月的时间,也足以让我们解决这些突发的问题。

如果在家里放了太多现金,家里的安保措施又做的不够好,那么就很有可能会遭到不法分子的惦记。

遭遇财产损失都是小事,万一不法分子起了歹心,做出伤害我们人身安全的事情,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二、现金支付有移动支付替代不了的好处

现在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已经完全适应了移动支付,甚至不愿意使用现金。但他们都不知道,现金支付仍然有着移动支付无法替代的好处。相比较于后者而言,前者往往能帮我们更好的省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前段时间的财经社会热点新闻,现在不少年轻人都开始放弃银行卡,在银行办理了存折。

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使用存折的大多是一些保守的老年人。他们普遍认为银行卡存钱是不安全的,因此才会继续选择存折存钱的方式。有了存折之后,自己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会被记录的一清二楚。就算忘记了,也可以通过看存折的方式回忆起来。

最重要的是,存折不能与我们的移动账户直接联通,也不能像银行卡一样想刷就刷这样的存储方式,往往更有利于我们节约资金。

尤其是对于一些花钱大手大脚的年轻人来说,有事没事就打开电商平台网购一番,看见什么喜欢的东西都想买下来,这样又怎么能省下钱来呢?

老一辈的人之所以能省下金山银山,不见得是他们赚的多,而是他们花的少。不少老年人都是过过苦日子的,因此即使现在手头上有了可观的资产,他们也不会轻易花出去。生活中的每一笔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

大家从小就在长辈们的关爱和宠溺中长大,基本上没过过什么苦日子,因此更加不懂得金钱的珍贵,只想着如何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尤其在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一部手机就可以给我们提供不少消费渠道和消费机会。

比如说点个外卖、逛个淘宝,出门打个网约车,追剧开个VIP……很快,我们账户中的余额就会被消耗殆尽。

部分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还有可能进行超前消费,通过各类网贷平台给予的信用额度来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

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还有可能会背负上沉重的贷款。以至于还没有买房子,就已经快被贷款压喘不过气来。

结语

总的来看,移动支付并不是万能的。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还是得用现金进行支付。与此同时,采取现金支付的方式还可以帮我们减少不少不必要的支出。看着手上现金的数量越来越少,心里的消费欲望也会慢慢消退。但如果是移动支付,就很难给我们这样直观的感受。

7位数存款5年未动,主人电话已空号,浙江一银行急寻河南籍储户

 7位数存款5年未动,银行着急寻人却找不到客户。4月13日,浙江某银行一客户经理求助一档电视节目,希望能寻到这笔钱的主人,确定她是否安好。

WX20230413-210539@2x.png图源:小莉帮忙

浙江某银行客户经理表示,近期整理信息时,发现1笔7位数存款从2018年以来一直没有动过,而且是以活期的方式存在银行里。

该客户经理表示,这种情况“不太寻常”,客户原先登记的是杭州这边的地址,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客户是河南太康籍,年龄在70岁左右,是一位女性,手机号为空号。

因跨省且身份地址信息查询多次无进展,该客户经理向媒体求助:“最主要的担忧就是怕客户已经不在了。如果当地能联系到派出所、公安的一些信息,希望能看一下这个客户是否安好。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希望她自己还记得有这笔存款。”

对此,有网友表示“银行非常负责靠谱”,还有网友评论,“希望能快点找寻到老人”。

(极目新闻综合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网友评论)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