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31, 2023

过个年新冠病毒哪里去了?

 春节期间,全国很多景点都人山人海,旅游业、电影票房等数据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疫情前的水平。有很多朋友疑问,“为什么病毒就像突然消失了一样”?

最简单的回答是,“病毒并没有消失,但病毒对绝大多数人的影响正在消失,所以很多人感觉病毒好像突然就消失了”。

 第一:

病毒有传播系数,现在传不动了。

近日,国家卫健委专家说,病毒传播一定有它的传播系数,传播到一定程度了,病毒就会越来越弱,并且传着传着,也就传不动了。

换句话来说,病毒的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当传播到了一个程度后,不仅会迅速回落,甚至还会传不动了。

全面放开后,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短时间内至少90%的人都感染了,这跟国外的情况完全不同。美国用了三年感染了80%,日本用了三年,才感染了30%,而我们用了三个多星期,感染了至少90%的人口,而我国人口基数巨大,感染的绝对人数是非常多的。

大多数人都感染了,没人可传了,病毒自然传不动了,它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强大,会变得虚弱起来。

第二 :

大面积感染之后,大家体内都有了抗体,

全民免疫屏障已经形成

全面放开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黄河上下,大江南北,整个神州大地,大部分人都被感染了。病毒的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震惊,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但幸运的是,大家感染之后,体内都有了抗体,所以大家才感到病毒突然消失不见了,也没有人再感染了。有时就算再接触到病毒,身体也已经有了免疫力了。

这两周以来,竟连药店、诊所、医院也不拥挤了,几乎没人再阳了。可见,我们的全民免疫屏障已经形成,病毒已经对我们束手无策了。

即使现在再去人多的地方,由于我们体内有了抗体,遇到病毒,抗体就会发挥作用,把病毒赶走或者消灭。所以,这一点应该是病毒“消失”的最重要的原因。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目前这种状况能持续多久?

在这个问题上,既不要过于乐观,也不要过于悲观。大家一定不要以为“病毒已经彻底消失了”。随着中国民众体内抗体水平下降,随着新的变异毒株从境外传入国内,或者在国内产生新的变异毒株,一定会有新的感染潮。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对于脆弱人群来说,

在前一次感染或接种疫苗6个月后,及时接种加强针疫苗,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家里有脆弱人群的朋友,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一旦家中老人可以接种疫苗,就赶紧想办法去接种。对于脆弱人群来说,可能第一次感染后没事,很快就康复了,但第二次感染、第三次感染就可能出现重症或者死亡,而国内外的数据都表明,打加强针疫苗,可以有效降低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这件事情太重要了,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广而告之。

如果把疫情比作一场世界大战,目前可以说,决定性的战役都已经结束了,但零星的冲突依然时有发生,现在,关键就是要防止这些零星的冲突上升为新的大战。在这个过程中,新一代疫苗研发的脚步不能停止,新一代特效药研发的脚步不能停止,相关医疗设备、药物、医疗资源等建设更不能停止脚步。

宁肯多一些冗余度,也不要当最坏的情况出现时措手不及。

对我们个人来说,病毒是不可能被彻底消灭的,只有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来对抗它,才是科学的,才是长久之计。

- END -

马上开学了,应该注意什么?

 新年前后


很多“小羊儿”经历了

刀片嗓、水泥鼻,终于活蹦乱跳了

但是各位家长请注意

今年冬春需要关注的

除了新冠还有流感病毒

对此,江苏疾控发出紧急提醒

90%以上的流感疫情

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趁着寒假,给孩子赶紧打好流感疫苗

建立开学后安心的防疫屏障


孩子出现发热、咳嗽

到底是得了新冠还是流感? 

新冠和流感的首发症状比较相似,家长们难以分辨,同时儿童感染新冠或流感后还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那么两者该如何区分呢?

此外,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孩子可能会同时感染新冠病毒和流感吗?答案是肯定的。最新研究报道,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存在合并感染的可能性,合并感染可进一步增加并发症、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学校是聚集性场所,呼吸道传染病感染风险高,一旦学校暴发流感,孩子感染后,同样会出现高热、咳嗽、流涕鼻塞、甚至肺炎等症状。此外,流感感染后还会导致孩子缺课、耽误学习,家长由于陪护和医院看病导致请假误工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因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防护手段,既可以保护孩子预防流感,减少医院就诊和缺课,不影响学业,还可以降低与流感相关的住院和死亡风险。

孩子“阳了”或“阳康”后

还能打流感疫苗吗?

只要流感病毒还在传播,接种疫苗都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对于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孩子,应趁着寒假尽早接种流感疫苗,避免感染流感的同时降低新冠和流感合并感染的风险

如果感染新冠,核酸或抗原阳性,则仍处于急性感染期,不建议接种流感疫苗;

如果感染新冠且已经“阳康”的孩子,处于非急性感染期(核酸检测转阴),临床症状消失、完全康复,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疫苗前,请您咨询医生。

如何为孩子选择流感疫苗呢?

我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指出,三价疫苗和四价疫苗均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均能实现流感预防和保护效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都可以预约接种。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家长们,在春季开学来临之前,流感疫苗这“金钟罩“必须给咱家神兽安排上!减少因流感造成的请假和停课,让孩子开启2023年健康学习的新征程!

Monday, January 30, 2023

母子家中“围炉煮茶” 门窗关闭致一氧化碳中毒

 今年冬天,“围炉煮茶”这一休闲方式迅速成为新晋“网红”。但记者28日从扬中市人民医院了解到,一对母子因在家中围炉煮茶,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28日院方介绍,22日下午6时许,扬中市120急救中心接到一通急救电话“有一对母子倒在家中……”急救团队立即赶赴现场。可惜的是,当医护人员到达时这对母子早已没有了心跳。

救援医生告诉记者,到场后据家人叙述:“自己下午5点多联系他们,电话一直没能接通。因担心出事于是赶到家中探望,发现两人中毒倒地。”事后了解到,原来吃过午饭后50多岁的儿子和70多岁的母亲在家中用铸铁炭火炉围炉煮茶,因天冷关闭门窗,不想竟导致两人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院方提醒,围炉煮茶应做好以下准备。首先,室内宜选择电炉、酒精炉等作为煮茶炉灶,切勿长时间在室内使用炭炉。

其次,围炉煮茶时,室内应保持开窗通风。木炭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使人头晕头痛甚至窒息,千万要注意通风换气,使用结束一定要闭炉熄火。

(来源:扬子晚报)

《流浪地球2》惊艳海外观众!

 近日,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在国内爆火,引起了科幻爱好者的广泛讨论。

而在海外,《流浪地球2》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成功跻身北美周末票房前十。

显然,相比曾经的《流浪地球1》,《流浪地球2》在北美市场无疑获得了更高的观众认可,有着更大的潜力。

这一点,从该作的海外媒体评分也能够看出。

截至目前,《流浪地球2》的IMDb均分达到了8.0分,且10分好评的比例高达56.3%,对于一部科幻电影来说,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出色的成绩。

作为对比,诺兰的经典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的IMDb评分为8.6,10分好评36.6%;《阿凡达:水之道》的评分则是7.8,10分好评22.9%。

可以说,《流浪地球2》已经成为了一部在质量上能够惊艳北美,甚至海外观众的高质量科幻大片。


Sunday, January 29, 2023

和什么人在一起更能赚钱?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今天一起来看看,一个优质的圈子,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01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上面那句话最早的出处,是在《战国策·齐策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齐国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淳于髡。他博学多才,能言善辩,被任命为齐国的大夫。

有一次,齐宣王让淳于髡举荐人才,淳于髡一天之内接连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位贤能之士。


齐宣王很惊讶,就问淳于髡:“寡人听说,人才是很难得的,你怎么会在一天之内就推荐7个贤士呢?”

淳于髡的回答很有意思:

要知道,同类的鸟儿总聚在一起飞翔,同类的野兽总是聚在一起行动。

人们要寻找柴胡、桔梗这类药材,如果到水泽洼地去找,恐怕永远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车地找到。

天下同类的事物,总是要相聚在一起的。

我淳于髡大概也算个贤士,所以让我举荐贤士,就如同在黄河里取水,在燧石中取火一样容易、我还要给您再推荐一些贤士,何止这七个!


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出自于此。

很多时候,如果你想看一个人混得怎么样,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喜好,看看离他最近的朋友圈子就大概能判断出来。

这种「识人」的方法,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

由此,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和警醒!


02

与优秀者同行,很有必要

管理学领域有个著名的理论,名为:鲶鱼效应。

关于「鲶鱼效应」,有这样一个故事: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的沙丁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的高出很多。

所以呢,渔民们想方设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的努力,但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

可是有一条渔船却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这位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去世,谜底才被揭开:

原来是船长在转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

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变得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讲到这里,有人就很不解了,这和今天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呢?

我告诉你,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很多人来讲,我们往往都在扮演着「沙丁鱼」的角色,一帮沙丁鱼混在一起,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这时候,如果有一条「鲶鱼」进来,那么就能改变很多沙丁鱼的人生,企业要有新的血液注入就是这个意思。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交际圈也是如此。

如果在我们的朋友圈子里,有一个在努力折腾的人,有一个很优秀、自律的人,那么他的存在往往就会改变你。

这就是环境对一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作用,往往会超乎你的想象。

人是很典型的环境动物,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自己。

如果身边的人都在玩,他可能也会跟着玩,如果身边的人都在学习,可能他本身不爱学习,但慢慢的也会拿起书本。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宿舍所有人都考研成功,一个班级都上了重点大学,这些人难道真的比普通人聪明很多吗?

并不见得,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圈子是常人难以拥有的,那种你超我赶,互相较劲和鼓励的良好氛围,是很多人的交际圈子所不具备的。

而这正是他们的优势,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意思。

这也是我为什么总是在文章里说,要优化圈子,要与优秀的人在一起,要远离一些人的原因。

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不太自律,没有什么主见的人,更需要如此!


你所处的圈子,往往就是你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