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6, 2024

如何应对过敏性鼻炎

 又到一年百花争艳时,然而,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而言,也迎来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尴尬时刻。为什么春季过敏性鼻炎高发,患者该如何缓解症状,平时该如何科学预防?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一到春季老毛病就“作妖”

每到春季百花盛开的季节,市民李先生便不停地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眼痒流泪,每日早晨、晚上症状更重一些,令他痛苦不已,于是来到姑苏区平江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小红接诊后,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得知他还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平日有脚凉、盗汗等症状,经过详细检查,王小红诊断该患者中医体质辨证属于特禀质,痰湿质倾向,于是为其进行了中医药治疗。服用过7剂药后,目前患者症状得到了好转。

“杜医生,这几天‘老毛病’又‘作妖’了,晨起或夜晚鼻腔里面很痒,总是打喷嚏,平时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我已经很注意了,可是每年到了春季不管我怎么预防,还是很容易复发,这是为什么呢?”3月25日,33岁的张先生来到相城区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官科就诊,向五官科主任杜国平咨询。

杜国平向他解释,过敏性鼻炎分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又称“花粉症”,顾名思义其主要原因是吸入过敏原引发的。这是由于春季气候干燥,气温升高,细菌、粉尘、花粉飘散在空中,敏感人群接触后,就会出现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有时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春季如何防治过敏性鼻炎

那么过敏性鼻炎患者该如何科学防护?杜国平表示,过敏体质市民应避免接触花粉、螨虫等过敏原,建议花粉季节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要科学佩戴口罩,家中要定期打扫卫生,注意室内干湿度的调整,枕头、被褥要常清洗晾晒,勤通风,尽量不养猫、狗等宠物,减少尘螨、蟑螂和毛皮屑等过敏原的刺激;外出回到家后,可以用盐水冲洗鼻腔,清除过敏原、细菌、病毒和炎性分泌物,增强鼻黏膜和纤毛活力;每天坚持适量的户外锻炼,增加机体耐受性;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少食生冷、寒凉、辛辣、油腻等伤脾碍脾的食物;过敏性鼻炎患者还可以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

与此同时,在应对过敏性鼻炎方面,中医也有一定的方法。吴中区横泾卫生院中医科主任赵欣悦介绍,中医防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关键在于调理患者的过敏性体质,揪出长期隐藏的邪气,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从其病因入手,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中医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通过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达到扶正固本、提高机体免疫力。”赵欣悦说。

扬州:玉兰花开 邀你共赏一城春色

 最近,正是玉兰花恣意开放的日子。各种玉兰花交替绽放,让人们领略扬州的春日好时光。

小环境对花期有影响

扬州市绿化养护管理处高级工程师孙桂平介绍,扬州玉兰花比较常见的品种有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望春玉兰、飞黄玉兰。

玉兰花是喜光植物,受小环境影响,即使同一种玉兰,花期也有先有后。在绿杨新苑小区主干道,栽种有14棵玉兰,其中12棵为紫玉兰,2棵为白玉兰。12棵紫玉兰中,有1棵在建筑物的边上,可以晒到更多阳光,因此花最先开放。但这棵先开放的紫玉兰,一枝完全在建筑物外侧,一枝被建筑物遮挡了些许光线,因此这棵紫玉兰一半花已近尾期,而另一半花朵还没有完全绽放。2棵白玉兰,一棵完全在建筑物外侧,现在花瓣已落了不少,而另一棵被建筑物遮挡,花朵刚绽放。

由此可见,小环境对玉兰花花期的影响有多大。

扬州城区有棵93岁的宝华玉兰

宝华玉兰,祖籍江苏宝华山。因为原产地数量少,宝华玉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孙桂平介绍,宝华玉兰的繁殖难度较大,只能扦插,很难种子繁殖,这也是宝华玉兰在城市中引种较少的原因。

“据我所知,扬州珍园有一棵,其他地方很少见。”孙桂平介绍,珍园这棵宝华玉兰是名木,树龄已有93年了。

宝华玉兰

宝华玉兰花瓣内侧白色,花瓣外侧上端是白色,越向下紫色越深;花瓣呈卵形。其花期较早,一般同望春玉兰同时开放。

望春玉兰花开望春

望春玉兰俗称望春花,其生长速度较快,其花外轮3片花瓣较早脱落,人们往往只看到6片花瓣,花瓣内侧白色,花瓣外侧基部紫红色。

望春玉兰

望春玉兰常被误认为二乔玉兰,因为在人们印象中,二乔的意思就是两种花色。

在扬州,想认识望春玉兰的,可以在早春时节到漕河河岸,那里最早盛开的玉兰就是望春玉兰。望春玉兰花香味比较浓,这也是它的重要特性之一。

这些玉兰各有千秋

何园网红玉兰就是白玉兰,花期已是尾声。白玉兰初开时白中微微透着点碧,完全绽放后则是一树洁白。

二乔玉兰

二乔玉兰是先开花后长叶,其花是紫红色的。而紫玉兰是花叶同放的。当你看到的玉兰是紫红色的且没有绿色衬托的,那就是二乔玉兰。

飞黄玉兰

飞黄玉兰其实是白玉兰的芽变品种,花瓣内侧白色,花瓣外侧上端白色,向下基部淡黄色或黄绿色。

Saturday, March 23, 2024

记忆中的鱼味

 我在水乡长大,水乡的鱼味道是极美的,随便哪一种烹饪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风味,所谓出水鲜便是如此吧,但长大后却很少买鱼,尽管我做的红烧鱼杂糯中微辣、辣中带甜、红赤明亮,再撒上一点冬日刚摘切得细碎的蒜花,绝对让人食指大动,但我自己却吃得很少,因为不管怎么做,都少了一种味道。那是什么味道,我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

小时候每到夏天,常跟母亲去外婆家过暑假,那时外公养着数千只鸭子。每日天蒙蒙亮,外公就光着上身披着一件正方形布系在颈间、头戴斗笠,穿着一件硕大的分不出颜色的短裤带着他的鸭子兵们出动了。外公身材魁梧,肩厚厚的,我那时常怕小小的放鸭船承载不了他的体重。外公只要将手中的小竹篙轻轻一点,小船就会自动走向他想要的任何方向;他口中“吁吁”几声长呼,鸭子们就像听懂了似的,自动地与别人家的鸭群分开,围绕在他身边“呱呱”地呼应。在外公家每天的菜都是鸭蛋为主打,蒸鸭蛋、丝瓜炒鸭蛋、榨菜鸭蛋汤、焖鸭蛋、煮鸭蛋、咸鸭蛋……过几天外公也会杀一只鸭子煲芋头给我解馋。外公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九个孙子,虽然那个年代,他养鸭的收入不算低,但他平时很节俭,总想着为这个子女添上一件毛线衣,为那个子女添一块布料。我因为从小乖巧懂事学习好,更是得外公欢心,在毛线衣尚是奢侈品时,外公为我买了一件粉色的开司米线衣。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件毛衣,那粉嘟嘟的嫩,像极了刚刚盛开的桃花,一直映在我心底。

由于每日总是鸭蛋打滚,过几日我和弟弟会缠着外公给我们改善伙食,有时他会带我们去镇上买两分钱一根的冰棍。有一次外公带着我和弟弟们去浅水塘摸螺蛳,平时我一个丫头家是不让我下水的,逮着这个机会可将我高兴坏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场景都模糊了,但那个小水塘却一直是那么清晰地存在记忆深处。水塘周围是绿油油的山芋地,远处的小路上开满了紫色的小花,水清澈到可以看到微微晃动的水草,后来读《小石潭记》时我脑海中浮现的总是那个水塘。不一会儿,我们几个就摸了一大盆螺蛳。突然,表弟让我们噤声,原来,他发现草丛那有几尾鱼,呆萌呆萌的并不游动。外公不知怎么荡开水草,一把将那条最肥的鱼收入他关节粗大的掌心。那时,我才知道,有一种鱼叫虎头呆子,长大了知道它叫虎头鲨,至于为什么这么小的鱼叫鲨,到现在我也没明白,是不是它长得像鲨鱼宝宝刚出生的样子?其他的小的倒也不甚呆,一窝蜂地全溜走了,于是,我们捧着一盆螺蛳和一条鱼回家。那天中午,外公将鱼与螺蛳一起做了一道有点像汤又比汤厚的烩菜。那条鱼,外公不准几个皮猴子孙儿们沾筷子,一出锅就盛到我碗里,就着奶白奶白的汤,我呼哧呼哧一碗饭扒下肚。

几年后,我外出读书,那年暑假放假,母亲没有提去外公家度暑假的事。我追问了几遍,母亲才告诉我,外公已经去世了,很快,几分钟的时间。怕影响我学习,没敢告诉我。不知为什么,我脑中闪过的只有外公披着那正方形的像旗帜一样布片指挥着他的鸭子兵们的场景和那留在舌尖的鱼味。

后来分田到户,我家除了大田外还分得了三分自留菜地,菜地紧临水边。母亲除了白天在十几亩大田里忙碌,起早带晚会在这三分自留地的边边角角拾掇。这三分自留地里有数不清的宝,我记得有一畦畦韭菜,鲜嫩的韭菜放点油少放点盐就是一盘下饭的美味佳肴,配上点自家晒干的小虾米,惹得小花猫跳桌子。还有一行行茄子,淡紫色的花与深紫色的茄子在同一株上摇摆。不远处栽上几棵番茄,但番茄往往等不到红便不翼而飞,母亲也不计较,依然忙碌在这片小菜地上。菜地靠小路边种上几行山芋,山芋藤夏天可以撕了茎来炒辣椒吃,辣椒反正也是这块小菜地上自产,顺手摘几只就够炒上一盘。隔着边角行间,母亲会见缝插针地栽上一棵两棵水瓜,既可当菜又可以给我们解馋。紧临水边,母亲种上芋头,水面上再撒点菱角,基本一年的蔬菜都不用买了。

到快入冬时,母亲会站在水中将水中的淤泥捞出垒在近水边的菜地加固,有一年,母亲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秘密,我家菜地边的淤泥中藏着一个黑鱼窝。可把母亲高兴坏了,没有带工具,母亲脱下外面的长裤扎紧裤脚,将鱼将装在裤脚中带回家。过了几天,再去看那鱼窝,还有鱼,那年冬天,大约从鱼窝中掏出十来尾黑鱼。黑鱼没有刺,烧出来的汤特别补,热腾腾的汤面上飘着自家菜地里扯回来的香菜,再撒点小胡椒粉,一个冬天的温暖都在这奶白奶白的汤中了。连着好几年冬天,黑鱼汤的香味常飘满在我家不大的厨房。后来,每次看到黑鱼汤,我便看到满腿泥泞站在水中的母亲和厨房红彤彤的灶火中映着的祖母为一大家熬鱼汤的脸庞,不觉满脸泪花。

父亲爱钓鱼,也是钓鱼高手,经常他“打过食”的钓鱼地成了别人以后的钓鱼常驻点。我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夏天跟着父亲去钓鱼。少年时,父亲在树荫下钓鱼,我便跟了去。曾在作文中写过描写那些暑假的情景句子,别的我记不得了,只记得一句“寻一把竹椅,觅一片树荫,吹一习凉风,捧一本好书”得到了当时的语文老师的大力赞扬。父亲钓的鱼都为野生鱼,与菜场的鱼烧出来的是不同味的。我工作后,父亲常将大的挑出来装上河水,用水桶乘公交车送上来,我经常嗔怪父亲,你这来回的路费还不够买的呢,下次别送了。父亲以为我嫌弃鱼有刺,他哪里知道,我怀念的其实是那个寻一把竹椅的夏天呢?

那些记忆深处的鱼味啊,飘啊飘,常飘在我心深处。

春分后孩子们迎来长高关键期,儿保专家告诉你三个长高“秘籍”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孩子们迎来了长高的关键期,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能多长几厘米,但往往是无从下手。有没有啥切实有效的方法?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保专家洪琴主任医师给家长们介绍三个长高“秘籍”。

营养——身高的催化剂

俗话说:“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春分以后,对于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们来说,是长个子的最佳时机。家长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给孩子补充营养、丰富饮食,为孩子长高打好营养基础。

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等与生长发育关系密切的营养素要确保质优量足。其供给主要来源是日常膳食中的鱼、肉、蛋、奶、水果和蔬菜等食物,因此家长们要注意孩子饮食的营养均衡,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睡眠——生长激素分泌的关键

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分泌量的3倍,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睡眠时肌肉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生长激素分泌最多的两个时段,分别是21:00-1:00和5:00-7:00,如果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孩子没有睡着,或者已经醒了,那么就错过了长高的最佳时间段。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生长激素大量分泌的前提是:必须进入深度睡眠。而人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至1小时,才会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因此要让孩子早点入睡哦。

运动——帮助长高好方法

适度的身体活动对儿童身高增长有积极影响。例如促进骨骼生长、拉伸脊柱、改善肌肉力量、提升新陈代谢、改善睡眠质量。运动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释放,有助于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对孩子性格的塑造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试试这些运动:

①弹跳运动:跳绳、跳高、跳远、跑步等;

②延伸运动:单杠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体操等;

③全身性运动: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和游泳等。

强度以能耐受为原则,不可超强度运动。

(扬子晚报记者 吕彦霖 通讯员 王凝嫣)

充足膳食纤维改善我们的身体健康

 膳食纤维既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会产生能量,却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日常生活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很多人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症状。

哪些迹象提醒膳食纤维缺乏?生活中怎么吃才能补足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4大优势

膳食纤维根据溶解性,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

前者包括果胶、树胶、藻胶、豆胶、琼脂、部分低聚糖及少数半纤维素等。后者主要有纤维素、部分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1.控制体重

膳食纤维可增加咀嚼时间和饱腹感,降低消化率,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

有试验证明,摄入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可使体重减轻24%~36%。

2.降低血糖

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在胃内形成黏稠的物质,从而影响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降低餐后血糖上升速度。

3.降低血胆固醇

果胶和其他具有黏稠性的多糖可以减少机体对膳食中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对降低血胆固醇有一定作用。

4.保护多个器官

心脏:可溶性膳食纤维质地柔软,在大肠中可以部分或全部被发酵,帮助人体控制血脂水平,有利于预防心脏病等慢性疾病。

胃肠道:不溶性膳食纤维质地较硬,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同时减少致癌物质在肠内被吸收的机会。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胆汁酸循环,抑制胃肠道肿瘤的生长。

大脑: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脑部炎症,有助延缓大脑功能衰退。

肝脏: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胰岛素分泌,进而从源头上减少胆固醇合成。并可影响胆固醇和脂肪在肝脏中的代谢,有助保护肝脏。

胰腺: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减少和延迟碳水化合物消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对保护胰腺、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7种迹象表明膳食纤维没吃够

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下几种症状,说明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需要调整饮食结构了。

1.饭后容易困

膳食纤维能减缓食物在胃中的消化速度,有助于避免血糖迅速升高,从而维持稳定的能量供应。

缺乏膳食纤维时,食物消化过快,血糖波动大,易导致饭后困倦、疲劳。

2.便秘问题频发

作为肠道中的“清洁工”,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缺乏膳食纤维,粪便会变得干燥,难以排出,导致便秘。

3.腹泻或稀便

平衡膳食纤维和水的摄入对保持消化系统正常运转非常重要。

腹泻通常是消化道中水分过多的结果,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吸收肠道中多余液体,形成凝胶状物质,有助防止腹泻或稀便。

4.总是感到饿

膳食纤维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吸水后会增加食物在胃中的体积,使人产生饱腹感。

如果缺乏,人们可能更易饥饿,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进食量,导致热量超标。

5.“坏”胆固醇偏高

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这种“坏”胆固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如果体检时发现“坏”胆固醇指标偏高,除了药物治疗外,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也是一个有效的调理方法。

6.反应迟钝

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这些有益菌有助合成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进而对情绪、记忆和认知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引发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7.有痔疮

缺乏膳食纤维可能导致粪便过硬,增加排便时对肛门周围组织的压迫和摩擦,久而久之易导致痔疮。

如何补足膳食纤维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天应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并建议从天然食物中获取。

1.主食杂一点

现在生活中的大米和面粉越来越精细,虽然口感更细腻,却流失了大量膳食纤维。

建议丰富主食的种类,每天摄入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全谷物膳食纤维含量一般在3%以上,杂豆大多在5%以上,薯类在1%以上。

2.蔬菜多一些

蔬菜是储藏膳食纤维的大户,建议每天吃300~500克蔬菜。

鲜豆类和菌类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茭白、芦笋、菠菜等也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针对性地选择,可以更好地补充。

3.水果每天吃

水果中有不少“纤维高手”,如库尔勒梨(6.7%)、石榴(4.8%)、桑葚(4.1%)等。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天吃水果200~350克。胃肠不好的人可以适量减少或将某些水果蒸熟食用。

4.坚果不能少

坚果的膳食纤维含量大多在4%~11%之间,个别如黑芝麻、松子分别高达14%、12.4%。

不过,大部分坚果的含油量高于40%,吃太多易造成能量过剩,所以建议每天吃10克左右。

具体来说,30克膳食纤维≈1~3两全谷杂豆+1斤蔬菜+半斤水果+10克坚果(仁)。

膳食纤维的具体摄入量应根据年龄、性别、体重、饮食习惯以及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整。肠胃不好者,膳食纤维摄入量可以减半;老人、儿童等消化能力弱者,应将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煮至软烂。